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交口县政府 www.jiaokou.gov.cn 2007-05-18 10:26 来源:交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放大 正常 缩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5月17日在交口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王  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七届县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七届政府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3年县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在中共交口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团结带领11万交口人民,致力于推进强县富民的进程,圆满完成了“十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就。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22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4倍和4.6倍,分别比预期目标超额3亿元和1.2亿元,年均增幅都达到了30%以上。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也实现了较大增长,为我县“十一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植发展新型接替产业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煤、焦、铁等传统支柱产业规模快速扩展,产业链条双向延伸,铝、耐材等新兴接替产业开始起步,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的发展步伐有所加快。四年累计实施各类调产项目40余项,概算总投资约80亿元,其中12个“双百双千”项目概算总投资将达到48.3亿元。 

  三是“三农”工作全面发展。围绕建设核桃、沙棘、中药材、畜牧养殖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食品饮料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四年累计投入“三农”资金2.5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起步。 

  四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四年来,全县共实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80余项,累计完成投资6.6亿元。县道康石线、国道209线过境路段拓宽改造顺利完成,省道桃临线、孝石线公路改造工程奠基开工,村通油(水泥)路完成600余公里。新建110KV输变电站2座,桃红坡22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完成人畜安全饮水解困工程170余处。村通电话率实现100%,有线电视网络覆盖7个乡镇和46个中心村。实施各类市政工程100多项,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 

  五是各项改革取得实效。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并得到巩固,教育、卫生等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商贸、冶金、供销等一批国有企业成功改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行政审批大厅逐步规范运转。 

  六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0元,分别是2002年的3.1倍和3.7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失业登记率降低到2.1%以内,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80.5%,城镇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制度正式启动,“五保”对象全部按标施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七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四年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相继实施新建高中、新建职中、中小学危房改造、明德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30余项,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3.7%,高考达线人数逐年攀升;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20%;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县建成乡村文化大院22个;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人口出生率控制到了6.4‰以内;科技、体育等其它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县连续四次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 

  八是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县进程,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文明创建活动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教育活动成效明显。围绕建设“平安交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全面推行民主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全县上下呈现出政令畅通、治安良好、人际和谐、万众一心谋发展的喜人局面。 

  各位代表,县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已提前一年全部圆满实现。特别是我县地区生产总值2003年突破10亿,2005年突破20亿,财政总收入2003年突破1亿,2005年突破2亿,2006年突破3亿,每隔一两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七届政府任期四年来是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为全县经济发展再次腾飞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兼容并蓄、团结创新、艰苦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广大企业家、驻军指战员、政法干警和广大干部,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人士以及驻县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七届政府四年来的工作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认识,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也给今后的政府工作以有益的启示: 

  ——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要务。立足交口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把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重点。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把我县经济推上内涵式发展、节约型增长的轨道; 

  ——必须坚持把招商引资、开放引进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第一抓手。全面开放投资领域,广交天下朋友,集聚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管理等一切交口急需而又缺乏的要素,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抓住关键,加大力度,依法推进,努力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必须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政府施政的第一目标。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紧紧抓住长期以来制约我县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两个滞后”的问题,注重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公共财政的阳光; 

  ——必须坚持把真抓实干作为政府作风建设的第一追求。正确分析和把握县情,努力探索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和领会上级工作意图,用活用足上级有关政策,寻找结合点,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当前我县发展面临的形势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交口要发展,一方面我们必须要认真总结交口建县史上某一阶段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实事求是地审视现实。特别是面对全市、全省、全国争先发展的大潮,我们必须走出交口看交口,把交口放在全市、全省、全国中进行定位,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为交口的发展现状把脉。 

  一是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指数看,表现为综合实力较弱,位次不容乐观,科学发展、城乡发展的差距较大。按照省政府“十一五”时期采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今后不单以经济总量论英雄,不单以发展速度论成效,不再单纯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几个经济指标来评价,而是从五个方面35项指标来综合衡量县(市)的工作。4月17日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公布了两项震动较大的考核成果:一是2006年全省119个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考核结果;二是2006年全省119个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考核结果。吕梁13县(市、区)在全省的具体排名是: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市排第5位,全省排第89位,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在全市排第8位,全省排43位。在全省、全市竞先发展的格局中,我们必须正视已经落伍的现实;必须看到我县不仅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与兄弟县市差距明显,而且在科学发展、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科技进步、城乡发展、人民生活、平安创建等方面欠帐较多,包袱较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二是从经济增长方面来看,表现为总量不足,规模偏小,增长方式粗放,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从发展速度来看,我县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13.6%,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排名第7位,增幅差全市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排名第8位;我县财政收入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24.6%,仅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1%,排名第7位,增幅差全市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差全省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县经济离省、市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发展质量来看,我县财政收入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远远不及全省、全市的20%的平均水平。我县一般预算收入去年为9700万元,仅占财政总收入的30%,县级可用财力十分有限,基本属于吃饭财政,可用于自身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从经济结构来看,我县以煤、焦、铁为支柱的传统产业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90%以上,这种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初级化产业结构,使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且近年来受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信贷政策、原材料和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制约,企业生存的空间进一步挤压,提升改造压力很大。再加上我县企业普遍规模小、装备差、能耗高、污染重、产业链条短、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差、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运行成本加大,抗风险能力脆弱,导致我县经济增长的动力严重不足。从产业层次来看,我县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4:14,一产萎缩,二产畸重,三产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一产内部来看,大宗粮油主要依靠外供,小杂粮生产基本处于自给自足,土地大面积撂荒,投入不足,效益下滑;传统养殖业布局散、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乌鸡、獭兔等特种养殖才刚刚起步;核桃栽植面积虽然不少,但重栽植、轻管护,基本处于靠天挂果的局面;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还未跳出家庭式手工作坊模式,总体品牌效益差,市场份额低,始终是小打小闹,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从二产内部来看,重工业的产值比重达到95%以上,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和37%,且焦、铁比重占到了全县工业的80%以上。受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制约,煤、焦、铁的产业层次、产品级次均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原煤、焦炭基本属于自产自销式的内部循环,终端产品主要是生铁、线材,由于产能过剩,市场价格时高时低,牵一发而动全身。企业各自为阵,重复建设,相互间缺乏沟通和合作,争原料、争市场,搞恶性竞争。新上项目由于资金、技术、环评等诸多原因迟迟不能达产达效,导致短期内难以形成新型接替产业,工业整体水平不高,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从三产内部来看,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生活资料领域。交通运输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上处于家庭式经营,“三无”车辆到处都是,全县尚没有一户真正意义上的合法运输企业。标志着第三产业真正水平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资料领域,至今还无人问津,处于空白状态。 

  三是从社会发展方面来看,表现为现实基础差,历史欠帐多,投入需求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县现有公路里程610公里,在全市排名第11位,公里密度仅为每百平方公里33.3公里,大大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且等级低、路况差、损毁严重,运通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我县属干石丘陵地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居住分散、十年九旱、严重缺水,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仅100口人以下的自然村还有56个,城镇化率仅为28.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技术装备水平较差,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养老难已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3.7%,不达全市45%的平均水平。我县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仅为20%,医技人员严重短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尚未推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急待完善,“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还只是人民群众美好的愿望。文化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基本处于空白,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四是从科技进步方面来看,表现为科技意识淡薄,含量极低,人才奇缺,高新技术严重匮乏。当前我县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化学、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始终还是空白,新型工业化水平不达20%,低于全市10个百分点,不及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县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相当落后,初级化甚至原始的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占居主导地位,生产工艺大部分属于国家明令淘汰和限制的对象,企业重生产、轻投入,重效益、轻研发的意识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循环经济的全面推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产学研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还没有开始建立,整体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五是从资源环境方面来看,表现为资源破坏,生态恶化,矛盾突显,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由于缺乏有序开采和综合利用,我县曾经引以自豪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耕地保有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非法占地现象时有发生。私挖滥采屡禁不止、时有反弹,乱砍乱伐、毁林采石采矿、随意放牧的现象比比皆是,到处是千疮百孔、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让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资源支离破碎,监管不力,无序开采,偷逃税费,外流现象十分严重,没有真正形成围绕扶持支柱产业进行必要的资源配置,更没有形成循环利用,多产联营,链条发展,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公平税赋,品牌效益,导致现有企业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差,开发下游产品的潜力和优势不足,这一残酷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严重影响到大项目建设和全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痛下决心从全县发展的一盘棋考虑,用行政推动的良药重剂重新调整我县工业良性发展的最佳途径。同时,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已经引起国家、省、市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今年初,我县被国家环保局列为重点监控县,被省环保局列为15个区域限批县份之一。尽管我们前一阶段痛下决心关闭取缔了23户污染严重的企业,但由于我县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工业废弃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达到了最高极限,节能降耗减排的任务还异常繁重。9万吨以下煤矿、炭化室在4.3米以下的机焦炉按政策要求限时必须取缔,据吕政发〔2007〕11号文件要求,2007年、2008年分期淘汰200m3及以下高炉、20吨以下转炉和电炉的落后能力,2007年淘汰60%,2008年淘汰40%,2009年淘汰300m3及以下高炉等其它落后装备的能力。如不抓紧实施资源整合、产能置换、容量置换、增容扩量、升级换代、环保达标,我县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煤、焦、铁三大支柱产业将会全军覆没。 

  六是从人民生活方面来看,表现为群众普遍缺乏稳定增收渠道,低收入人口比重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急待健全。2006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13元,分别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3414元和2617元,增长幅度为6.5%,低于全市6.5个百分点;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6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20元,低于全市202元,增长幅度为7.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目前全县仍有低收入人口2.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其中温饱线以下仍有5000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4.5%,而且每年还有约500—800口人因病、因灾、因子女上学等问题返贫。全县农村普遍缺乏产业支撑,影响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农村低保扩面任务艰巨,城镇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城乡群众医疗、养老、工伤等各类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覆盖率极低。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当前制约我县发展的主要问题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还在于我县部分干部、群众和企业家因循守旧、观念保守、思想僵化、盲目乐观、不思进取、作风不实。我们的发展步伐不能够紧跟时代的节拍,不是向先进县市看齐,而是存在着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落后心态,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和想问题。我们的少部分干部作风飘浮,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狠抓落实和一线指挥的功底较差,习惯于听从上级的安排,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做工作,习惯于开会、发文件、听汇报,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习惯于在有限的财力上动脑筋、做文章,只顾小局、不谋大局,只想今天、不思明天,只为当代、不虑子孙,凡事对上不尽职,对下不负责,对上级政策不去研究,不动脑筋,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的多数企业家满足于现状,存在侥幸心理,不求大更不求强,干一天算一天,赚一点是一点,得过且过,小富即安。我们的群众把眼光只盯在地下有限的资源上,对私挖滥采乐此不疲,不惜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富足,不愿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下功夫,不去在发展产业上做文章。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我们面对如此严峻的发展现状和形势,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和压力,继续靠原来的思路,靠牺牲资源和环境来推动经济增长,靠钻政策的空子发财致富,靠单纯依赖上级扶持来改善民生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要想从根本上摆脱我县的落后面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依靠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赢得我县发展的良机,才能迎头赶上先进县市。新一届政府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树立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奋力赶超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在中共交口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殚精竭虑、凝心聚力、披荆斩棘、排除干扰、顶住压力,不怕担风险,不怕受伤害,不怕流言蜚语,不怕丧失职位升迁的良机,不论是遇到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刚正无私的人格魅力继往开来,团结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为实现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杀出一条血路来。让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富裕交口、文明交口、平安交口、和谐交口早日崛起在巍巍吕梁、三晋大地! 

  三、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建议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打基础、增后劲、谋发展、求跨越的攻坚时期。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对于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展望未来五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迎难而上,奋力赶超,富民强县是11万交口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新一届政府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县八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多元性支柱的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产业配置资源、多产重组、强强联合、链条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突破口,以最严厉的手段和措施保护资源、推进环保和科技进步为已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交口,全面提高交口人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水平为落脚点,以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突出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全方位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效能的提速,奋力实现全省30强和“两区”开发10强县的目标,全力打造富裕交口、文明交口、平安交口、和谐交口。 

  在科学分析主、客观因素的前提下,初步提出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8亿元,年均递增20%,人均突破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确保9.7亿元,力争突破10亿元,年均递增2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确保3.7亿元,力争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3亿元,年均递增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万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45元,年均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亿元,年均递增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亿元,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引进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项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70%以上;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下,总人口控制在12万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逐年分别减排5%;城区二级以上天气每年增加10天,达到235天以上。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今后五年要重点围绕十个新型接替产业和方向寻找发展出路: 

  一是要在做大做强拉长冶炼业上寻找出路。据吕政发〔2007〕11号文件精神,我县冶炼行业要坚持做大做强,拉长链条,加快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置换,提升改造7座450m3高炉,总容积为3150m3。通过产能置换规划改造的项目,必须同步配套煤粉喷吹装置、除尘装置、余压发电装置,能源消耗和新水耗量要达到国家标准。建设4万吨高精度钢铁铸造项目,鼓励支持高档次普钢和特种钢项目建设,促进“煤—焦—铁—钢”、“铁矿石—烧结—生铁—铸造”等产业链条的延伸。 

  二是要在发展煤化工上寻找出路。稳定煤炭行业的生产规模,加快资源整合,建设3—5个年产30万吨以上的现代化矿井;加快实施焦化行业的容量置换,引导上马炭化室高度在4.3m以上的新一代大容积机械化焦炉,重点在“化”字上求突破,完成40万吨甲醇和2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设,鼓励发展环保建材、矸石发电、煤气利用、化产回收等焦化关联产业,攻关粗苯、纯苯、二甲醚、甲醇、工业萘、中温沥青等60余种化产产品。 

  三是要在发展铝工业上寻找出路。我县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发展以铝土矿为资源的铝工业和高档耐火材料是我县的朝阳产业,因此限制铝土矿和初级产品的外流将成为新一届政府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为此,县政府要重新考虑我县铝工业产业链条的发展格局,鼓励有眼力、有胆力的企业家们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围绕“铝土矿开采—氢氧化铝—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制品”这一产业链条早思考、早考察、早动手、早见效。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县真正形成80万吨氧化铝、20—30万吨电解铝、20万吨铝型材、10万吨铝制品、5万吨铝硅合金的生产能力,早日把铝工业建成我县真正的支柱产业。 

  四是要在开发镁工业上寻找出路。要重点推进镁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力争引进1—2个大集团来我县投资开发镁资源,逐步形成“镁矿—金属镁—镁合金”产业链,使之成为我县的又一个支柱产业。 

  五是要在经济林产品的深加工上寻找出路。政府每年将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植以核桃、沙棘、仁用杏为主的经济林建设,支持维仕杰、明尔康、金汕贸易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林产品深加工。采取公司联基地、基地带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实现林产品的就地转化升值,实现增产增效,使其早日成为农民增收一大支柱产业。 

  六是要在发展特种养殖业上寻找出路。采取财政以奖代补、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市场运作等多种办法,在巩固提升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大力扶植乌鸡、獭兔、肉牛、奶牛等特种养殖规模发展,形成“种殖业—饲料加工—养殖—屠宰—皮革业—肉、奶、蛋制品—销售业”一条龙产业格局。 

  七是要在开发旅游业上寻找出路。紧紧围绕生态休闲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三大精品进行开发。积极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切实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持神南峪生态休闲旅游区与县城北扩一体规划,分步实施。大力开发云梦山、千佛寺、西明寺等文化旅游景点,紧紧围绕毛主席在我县活动时间长、贡献大、影响大的这一优势,以青少年教育基地为载体逐步增加红色旅游的内容。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使生态游、文化游、红色游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逐步使旅游业成为我县的又一新的产业,成为百姓就业、增加收入新的渠道和新的亮点。 

  八是要在发展第三产业上寻找出路。坚持建设、改造、规范同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因地制宜抓好农副产品、工矿产品、蔬菜、小商品、服装等专业市场建设,增强商品集散功能。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平均每年发展30个农村便民连锁店,加快商贸流通业向农村延伸。积极发展和引导农民投身城乡餐饮、星级宾馆、洗浴、农副产品营销、建材、运输等第三产业。壮大劳动力市场、信息中介、法律、会计、家政服务等各类事务所,力争使第三产业成为促进我县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九是要在发展教育产业上寻找出路。我县的教育发展滞后,教学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今后五年,县政府抓教育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基础教育要强、高中教育要优、职业教育要特。基础教育要强,就是要高标准建成5所寄宿制示范初中和7所寄宿制示范小学,在城区新建一所小学和改建一所标准化的幼儿园,新建双池中学,使全县的入学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高中教育要优,就是要调整全县中学主体班次的布局,挖掘、整合、提高教育资源,轨制发展到16轨,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职业教育要特,就是要根据我县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多渠道、多体制整合职教师资队伍,逐步将我县职业中学建成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同时,要紧紧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教师素质两个重点,积极稳妥地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整顿,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我县教育整体水平,使之成为培养留住人才、扩容城镇人口、发展第三产业的支撑点。 

  十是要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上寻找出路。当前我们面临许多国际性大集团的部分产业和基地寻求战略性整体转移的良好机遇,县政府将重新研究制定出台新的招商引资政策,组建专门招商引资机构和队伍,加强项目储备,重点加大对铝工业、镁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招商力度。同时,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更加注重专业招商、定向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积极探索中介组织招商、网上招商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落户我县。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宏伟的目标要变成美好的现实,造福11万交口人民,需要各级政府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科学决策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强有力的推进。新一届政府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将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十条出路,重点抓好如下八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八个新跨越: 

  一是坚持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壮大民营经济,在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实现新跨越。今后五年,政府将继续推进“项目强县”战略的实施,坚定不移地上大项目、上好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抓好项目储备。县政府将积极争取县委和县人大、县政协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成立商务局,专门负责我县的项目储备,并加大向全县和县外发布招商的力度。县政府将不惜重金聘请有关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县的矿产、土地、畜禽、旅游、林果等资源,根据国家的产业和环保政策,确定一批鼓励和淘汰、限制的项目,不断地调整我县的项目库。 

  2、抓好项目推动。县政府将省、市确定的“两区”开发和“双百双千”的12个项目按照一名领导负责、一套班子服务到底、项目上不去领导要让位的工作思路,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加快推进项目手续的完备率、项目资金的到位率、项目开工率、项目按时投产达效率,早日使目前的这批项目成为造福交口人民的希望工程。 

  3、抓好园区建设。园区经济是我国目前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县政府将根据我县目前和今后形成的经济支柱,重新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通过规划和调整使我县形成煤化工业区、冶炼工业区、铝工业区、镁工业区、高新产业区、农业园区、教育园区、三产发展区、生态园区,通过调整使每个园区的生产要素发挥出最具活力的经济价值,政府每年将筹措100万资金作为园区的发展基金,通过3—5年的努力,使以上九个园区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翻身工程。 

  4、抓好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力发展和扶持民营经济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新一届县政府要将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作为建设富裕交口、和谐交口的总抓手,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锲而不舍地将担保公司做起、做大、做强,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搭建融资平台。从现在开始要重点培育企业与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最后要挂牌上市。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县有3—5户企业进入全市“三大方阵”(第一方阵为年销售收入50亿元的企业,第二方阵为年销售收入20亿元的企业,第三方阵为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企业),力争有1—2户企业在境内或境外能成功上市,进一步增强我县发展后劲。同时,大力抓好企业家的培养和培训,造就一支懂政策、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敢闯敢拼的企业家队伍。 

  5、抓好政策配套。县政府将围绕我县将要形成的几大经济支柱,从现在开始就全县的所有资源在国家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强制进行资源和产业的有机组合、配置,并出台有利于民营经济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的一系列政策,使我县资源外流、初级产品外流的被动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支持本地产业不但做大做强,而且最大限度地拉长产业链,造福交口人民。 

  6、抓好潜力开发。虽然我县交通滞后,区位优势不太明显,但我县丰富的矿产资源、生态资源和起步早、经验丰富的一大批经营者及充足的民间资本,都是我县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潜力所在。2006年12月底,我县各类存款达22.26亿,比年初增加4亿,其中储蓄存款18.8亿,比年初增加3.7亿,贷款6.5亿;2007年1—4月份存款又突飞猛进,达27.4亿,比年初增加5.16亿,其中储蓄存款23.3亿,比年初增加4.49亿,而贷款仅为6.2亿。以上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我县发展上好项目、上大项目所必须的资本是有充足潜力的。政府将聘请有关专家,研究制定我县存款户如何将大部分存款投向生产领域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 

  二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跨越。今后五年,政府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上首要位置,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认真落实县委“突出一个重点,走好三条路子,抓住四个关键,完善四个机制”的建设总体思路,捆绑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省、市、县三级确定的示点村,继续推行县、乡、村三级干部包扶制度和“一企一矿帮扶建设一个新农村”的模式,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安农、以城带乡、以富帮穷、以财扶农等多种办法,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积极引导、示范带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年内使全县68个行政村基本达到省、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标准,90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治五乱,达五化”整治任务。 

  要把“三农”工作搞好,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找突破:一是要抓产业扶持。政府要强制和鼓励农民种地、栽树、种草,坚决遏制有地无人种的不良风气。特别是针对我县无霜期短的实际,要制定产业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林、特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推动传统养殖规模化,力争3—5年每个乡镇做到“五个一”,即发展一个特色产业,新上一个财政增收、农业增效的龙头项目,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种养殖基地,培育一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上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二是要抓移民并村。我县的农村小村多,且十分分散,公共财政的投入过大,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这些村也难以享受,政府将从今年开始狠抓移民并村工程,特别是在鼓励农民进城上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5年的努力,使我县100人以下的村基本撤并完成;三是要抓农民教育。政府要将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增强我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社会工程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四是要抓对农村的投入。政府要将每年县可用财力净增的20%用于对农村基础建设投入,将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结合起来,通过产业扶持,建学校、卫生所、农民活动阵地,通水、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等措施,切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特别是对因病返贫、因天灾返贫的弱势群体,政府要建立长效机制予以保证他们的生活,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及早沐浴到大多数老百姓的身上,让老百姓切身感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实现新跨越。今后五年,政府将继续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交通运输畅通便捷、水电供给保障有力、通讯网络基本覆盖的格局,切实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1、大办交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完成孝石线、桃临线改造,交秦线、红回线建设,实施西交子至孝义商品路建设、209国道县城段改线、阳侯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五年内完成县道51公里、乡道227公里、村道222公里,户通工程545公里,实现39个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达到县道三级化、乡村道路四级化标准,构建四纵、三横、八通道的“田”字形交通网络。同时,坚持建养结合、管护并重、完善机制,确保全县公路通畅。 

  2、加强电力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完成桃红坡220KV输电站、晟安电厂2×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康城、温泉110KV变电站、石口35KV变电站的建设,按标准完善各企业的自备电厂,保障全县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同时,基本解决3.7万人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问题,实施蓄水节水工程和深井联网供水工程,兴建各类水利工程140余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新上项目和企业的用水用电需求。 

  3、加强信息化建设。以现有电信传输网、有线电视传输和宽带网为基础,进一步整合信息、网络资源,抓好公共信息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党政办公信息化、网络化;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使75%以上的农村人口能收看10套以上电视节目;大力建设农村通讯设施,力争每百人电话拥有量达到70部,实现网络到乡、信息进村达90%以上的目标,全县7个乡镇、重点企业和有条件的村都建立门户网站。 

  四是加快市政建设,增强辐射能力,在提高城市品位上实现新跨越。今后五年,县政府将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纽带,建立布局合理、城镇协调发展的市政建设体系,进一步树立交口县城的新形象。 

  1、强化城镇规划和管理。按照“总体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聘请专家高质量完善县城总体规划设计,严格城市规划管理。进一步理顺县城管理机制,加强县城综合管理执法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县容县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的整治,建立健全县城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实施县城北扩的总体规划,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速县城的规模扩张和人口集聚。切实加强乡镇规划和建设,重点抓好乡镇所在地中心集镇的小城镇建设和双池新区开发,逐步放开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变政府一方投资为社会多方聚资,提高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通过五年努力,使县城人口达到4—5万人,城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45%。 

  2、强化县城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县城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实施城市硬化、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工程。以东环、南环路改造为重点硬化主干街道和小街小巷。进一步完善集中供热、供气和供水系统和市场运作机制,并逐步向各乡镇所在地和有条件的村延伸。大搞城市绿化和美化,建设园林县城。加强县城管网改造,逐步使管网全部入地。通过五年努力,完成现代化住宅小区、客运站、停车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现代化中学、文化图书综合大楼、商贸综合大楼、体育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改造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切实增强城市功能。 

  3、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经营城市建设思路,制定出台经营城市意见和实施方案,分步骤、分批次、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经营,有效整合城区土地资源和沿街设施,把黄金地段让位于商家、让位于市场。土地一级市场实行政府垄断,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交易。通过经营城市,高标准建设党政综合办公大楼和必备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品位,逐步将我县县城建设成为宜居城市。 

  五是加强财税工作,培育壮大财源,在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上实现新跨越。今后五年,政府将继续加强财税工作,按照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原则,一手抓培育财源,一手抓财税征管,一手抓税赋公平,三手抓三手都要硬,切实增强政府和财政对经济社会的调控能力。 

  1、依法治税,保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进一步规范财税征管秩序,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项目的管理,坚持对重点企业实行纳税公示制度和评估制度,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检查,严格堵塞税收漏洞,严肃查处和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以查堵漏,以查促收,防止税收流失,做到应收尽收。与此同时,要杜绝虚收探收的不良行为。深入开展财税法制教育,增强企业和个人依法纳税的意识。深入持久开展税收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部门联合,综合治税,杜绝零赋税、纠正税赋不公等突出问题,建立完善科学、规范、高效的税收征管机制,确保财政收入年均递增幅度达到25%以上。 

  2、科学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财政支出预算,确保公职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机关正常运转,确保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确保政法机关高效运转,确保三农、教育、卫生、环保、生态等领域的支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调动和鼓励乡镇培植新的税源和抓收入的积极性。加大对石口等贫困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切实盘活和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严格审计监督,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严厉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会议费、车辆费、招待费等行政事业性经费支出,集中财力搞建设、办大事、促和谐。 

  3、培植财源,持续增加县级可用财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扶持力度,建立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培育铝工业、镁工业、三产业、旅游业等新的支柱性税源和骨干税源,确保税收有效增长。制定出台对增加县级可用财力有突出贡献企业的奖励措施,每年重奖一批纳税大户,促进企业间形成你追我赶、力争受奖的竞争态势。特别要下功夫研究调整税收结构,优化税种,加大非税收入的征管,有效提高县级可用财力的比例。 

  六是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在建设宜居交口上实现新跨越。今后五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以适应国家、省、市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腾出发展必需和足够的环境容量,特别是桃红坡至回龙沿线的环境质量要有质的改观,致力于建设山川秀美的宜居交口。 

  1、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按照建设“生态大县”的要求,政府每年将拿出可用财力的1%直接投入到公益性林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公开招标、市场运作、部门监管”的绿化新机制,推广“一企一矿绿化一山一沟”的治理模式,持续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县城绿化美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美化六大工程和日元造林项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生态造林工程,使城区绿化率达到65%,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实现全省第一。 

  2、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因地制宜实施一批县、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工程,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50%。加大水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0万亩。对焦炭、铝矾土、高炉冶炼等污染项目重新规划布局,控制总量规模,积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产业和项目。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和生态环境政策,坚决依法打击企业对地下水和生态的污染,坚决遏制新的污染源。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治理环境,加大对企业的环保执法力度,督促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依法关闭污染严重企业,做到增量一步到位,存量逐步削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热点问题。 

  3、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坚持严厉打击以黑煤矿为重点的私挖滥采行为,整合执法队伍,大力整治矿业秩序,对我县发展支柱产业所必须的煤、焦、铝、铁、白云石等主要矿产资源进行资源配置,规范管理,有序开采,税费不漏,切实控制我县的矿产资源和初级化矿产品的无序外流。积极组织土地开发和复垦整理,做到占补平衡,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0万亩。加强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和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保护我县的林业资源。按照“蓄住天上水、保护地下水、节约工业水、安全饮用水”的原则,严格保护水头舍子沟、康城水神头、双池南河等水源地,抓好小流域治理、旱井集雨工程和小型水库建设,确保我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七是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注重改善民生,在构建和谐交口上实现新跨越。今后五年,政府将更加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更加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交口,让11万人民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大力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加大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抵制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气。 

  2、坚持大办卫生文化。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平均每年完善1个县级医疗机构、1至2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20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所,使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稳定达到90%以上。加强医技人员培训,逐步选招充实县、乡医护人员队伍,落实农村医护人员待遇。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力争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同时,以建设完善县图书馆、县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为重点,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加强新闻文艺团体的建设,大力整治黑网吧和非法出版物,进一步繁荣、规范我县文化市场,扶持创建《综观交口》综合性县刊,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 

  3、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和扶持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广泛开展各种劳动技能培训,每年培训8000人次,开辟二、三产业就业岗位5000个,组织劳务输出500人,强制推行我县所有工商企业为交口人民提供必要的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持续加大城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扩面工作及征缴力度,搭建乡镇、社区、企业的社会保障平台。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和农村低保制度,逐步把我县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等各类人员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4、强化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把以煤矿安全为重点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抓实抓好,建立健全县、乡煤炭、安监机构和应急救援体系,深入开展以煤矿安全、危险化学品、交通安全、民爆物品安全、消防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群众消费安全。各项安全事故死亡率都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且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保障全县政治安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有效解决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的问题,争创全省平安县。 

  5、大力发展其它社会各项事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培养、使用三结合的人才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高度重视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建立全县慈善救助基金。加强人武、兵役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巩固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积极做好宗教、档案、史志、地震、气象等工作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科技事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支持研发专利和技术创新发明,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切实加强统计工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方面44项指标严格依法统计,对不重视统计工作的单位、企业将依法重处,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八是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效能提速,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全力打造全省30强和“两区”开发10强县,构建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的新交口,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一届县政府班子要努力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做好政府工作的方法、途径和措施,以作风转变、效能提速、服务提质为总抓手,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措施和目标是: 

  一是要坚持科学施政,构建学习型政府。新一届县政府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的学习、理解和把握,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问题、改进方法、推动工作。特别要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向先进县市、发达地区学习,通过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施政能力,切实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严格依法行政,构建法治型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坚持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和委员的议案、建议、提案,鼓励支持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平正义。深入推进政务、企务、村务公开,继续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行为,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特别是要对政令不畅和不依法经营、不依法纳税、不遵纪、不守法者要整合政府手中的行政资源毫不留情地予以查处和依法重处,并及时向全县人民公布。 

  三是要切实转变作风,构建服务型政府。坚持以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目标,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活动,大兴勤政为民、求真务实之风,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着重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责任,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是要突出科学发展,构建有为型政府。全面推进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按照从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第495号令——《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坚决杜绝和严肃追究工作不细、标准不高、执行不力、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鼓励支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真正做到为政一任,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正一方风气。 

  五是要促进团结稳定,构建和谐型政府。新一届县政府班子和工作人员要倍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和谐交口的发展上来。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心齐劲足、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忠实履职、互相补台、权责明确、政令畅通的工作格局。 

  六是要推进反腐倡廉,构建廉洁型政府。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察,严格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突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治理公路“三乱”、教育乱收费和商业贿赂等项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构建较为完备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 

  四、扎实做好2007年的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全面完成年初县委工作会议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对于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我县经济克服了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市场逆转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开局较好,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相继开工或上马。第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3亿元,同比增长3.2%,为年任务的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31.3%,为年任务的11.3%;财政总收入完成9767万元,同比增长9.85%,为年任务的2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33万元,为年任务的31.9%。但总体来看,全县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特别是随着23户工艺落后污染企业的关停取缔,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困难重重,任务异常艰巨。 

  为此,县政府将围绕年初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和这次县人大、政协“两会”的安排部署,结合年初出台的《关于推进2007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各项具体要求,突出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一是抢抓进度,超常规推进12个“双百双千”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二是全力以赴,扎实搞好省、市、县37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三是千方百计,确保交通、电力、市政、水利等各类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四是主动出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做好项目推介、洽谈、对接工作;五是开源节流,持续推进以公平税赋为重点的财税秩序整顿,做到应收尽收、足额追缴,确保全年财税收入圆满完成;六是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从严从快打击私挖乱采,促进矿业秩序持续稳定好转;七是多管齐下,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八是突出重点,持续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事故隐患,确保全县安全无事故。 

  在全面推进和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县政府将把改善民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着力抓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的落实: 

  一是加快公路建设和改造。年内完成已经开工的孝石线(桃红坡—交口村)路基、路面和桃临线(桃红坡—木瓜沟)路基工程,改造乡村公路50公里,完成村通户通油(水泥)路150公里,阳候铁路全面开工建设,“三双”公路年底建成并通车,完成国道209线城内改线的设计并争取开工,积极争取西交子—白石崖公路的立项批复并进入招商程序,上马建成县道红回线,积极做好交秦线公路改造工程的设计和立项工作。 

  二是加快实施水利工程。突出抓好以旱井旱窖为主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新解决21个自然村8799口人、470头大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启动温泉河、康城中村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制定完善保护规划。依法清理乱占河道的不法行为,确保安全度汛。 

  三是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新建20个农村标准化卫生所,适度增加县医院住院部病床数,完善双池、回龙中心卫生院建设,配置充实医疗设备,适时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老化、待遇偏低的问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开奠定坚实基础。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顿规范医药市场,药品价格要有明显回落,力争平均下降30%。 

  四是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完善新建高中、职中的配套设施,在城区规划新建一所标准化小学,新建双池中学、双池明德小学,改造扩建康城中学,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供暖设施,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健全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 

  五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的综合覆盖率达到60%以上,基本实现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包括农民工在内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扩面工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六是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安居工程。新华小区一期300套经济适用房7月底前要交付使用,二期150套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建立并启动廉租房制度。对采煤沉陷区分步实施地质灾害治理,确保群众住房安全。 

  七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结合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发展农村便民连锁店30家,加快城乡集贸市场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城乡物价平稳和消费安全。 

  八是组织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提升工程。完成引导性培训5000人、技能培训1000人,转移富余劳动力1000人,组织劳务输出500人。 

  九是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捆绑资金100万元扶持养殖业,投入60万元奖励发展经济林。实施两个村1500口人的整村推进,完善6个村500人的移民搬迁工程,新实施3个村200人的移民搬迁工程,发展农村沼气500户。积极为农民协调小额信贷资金,组建并扶持2—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创业增收。年内基本解决3000口人的温饱问题,力争使2000名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 

  十是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建设。积极理顺现行产气、供气、供热的运行机制,争取新增供热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新增供气用户2000户,规划并启动第二气源、第三气源建设。筹建污水处理厂,城区二级以上天气达到195天,力争达到200天。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蓝图绘就,理清思路求跨越;蓄势待发,抢抓机遇谋发展。让我们在中共交口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扬全县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奋力推进全省30强和“两区”开发10强县目标的进程,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再造两个新交口,全面实现富裕交口、文明交口、平安交口、和谐交口的宏伟目标!我们坚信,只要全县人民同心同德、精诚团结、乘势而上、奋力赶超,我们的目标能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