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监督行政检查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围绕“保安全、促规范、护健康”核心目标,严格执行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强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提升智慧化监督效能,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动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年度工作目标
1.执法覆盖率:公共场所、饮用水、医疗机构等重点领域监督覆盖率达 98% 以上,案件查处率 100%。
2.群众满意度:通过专项整治和普法宣传,群众对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满意度提升至 90% 以上。
3.执法规范化:执法案件合格率 100%,行政复议、诉讼零败诉。
4.智慧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督”模式,重点单位在线监测覆盖率达 80%。
三、重点任务与措施
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专项行动
- 重点对象:宾馆酒店、美容美发机构、足浴场所、商场超市、学校托幼机构等。
- 专项整治:
- 夏季泳池安全(6 - 8月):严查水质卫生、消毒设施运行、救生员资质。
- 秋冬传染病防控(10 - 12月):强化通风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检查。
- 创新监管:推行“红黄绿”卫生信誉度分级公示,引导公众参与监督。
2.饮用水卫生安全攻坚
- 覆盖范围: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农村水厂、二次供水设施、现制现售水设备。
- 重点工作:
- 联合水利、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检查。
- 每季度抽检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公示不合格单位并限期整改。
3.医疗卫生领域“亮剑”行动
- 严查违法行为:无证行医、非法医疗美容、超范围执业、医疗废物违规处置等。
- 部门联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执法,形成高压震慑。
- 社会监督:开通“非法行医举报热线”,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4.职业健康保护专项执法
- 聚焦行业: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职业病风险企业。
- 执法内容: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劳动者健康体检、防护设备配备及维护。
- 服务结合: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指导企业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5.学校卫生与传染病防控
- 重点时段:春秋季开学季、传染病高发期。
- 检查内容:学校医务室资质、学生健康档案、消毒通风记录、疫情应急预案。
- 联合督导: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校园卫生综合检查,通报整改情况。
四、时间安排
季度 | 重点任务 |
第一季度 (1 - 3月) | 制定计划,组织执法人员培训;开展春节前公共场所卫生专项检查;启动职业健康企业申报督导。 |
第二季度 (4 - 6月) | 夏季泳池卫生、饮用水安全专项整治;“双随机”抽检全覆盖;非法行医集中打击行动。 |
第三季度 (7 - 9月) | 高温作业职业健康检查;学校卫生开学前检查;医疗废物处置专项督查。
|
第四季度 (10 - 12月) | 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检查;年度执法数据汇总分析;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效。 |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进工作。
2.能力保障:每月开展执法技能培训,每季度组织案例研讨,提升执法水平。
3.技术保障:升级卫生监督信息平台,推广执法记录仪、快速检测设备应用。
4.社会参与:通过新媒体宣传典型案例,发布消费警示,营造共治共享氛围。
通过以上计划,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效能,筑牢群众健康安全防线,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