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 回龙镇

回龙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实施方案

交口县政府 www.jiaokou.gov.cn 2025-07-14 12:39 来源:交口县司法局 放大 正常 缩小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依法行政的决策部署,坚持执法力度与温度相结合,通过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乡镇营商环境,促进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合法合理: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必须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确保执法依据、程序和措施合法合规,同时兼顾执法的合理性,避免过度执法。

(二) 教育引导: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注重对行政相对人的法治宣传和教育引导,增强其守法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行为发生。

(三) 公平公正:对所有行政相对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确保执法标准统一、尺度一致,杜绝选择性执法和差别对待。

(四)公开透明:及时公开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的相关政策、标准、程序和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适用范围

本模式适用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领域开展的行政执法活动,适用于各类市场主体、个人及其他组织。

四、柔性执法方式

(一)行政指导

1日常指导: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主动向行政相对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行业标准,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其规范经营行为。

2专项指导:针对特定行业、领域或季节性问题,开展专项行政指导活动。如在春耕备耕期间,对农资经营户进行农资质量、经营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在汛期来临前,对涉水企业和单位进行防汛安全指导。

(二)行政提示

1风险提示: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公示栏等渠道,向行政相对人发布行业风险预警信息,提醒其及时防范潜在的违法风险。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对食品经营户提示食品安全风险;在高温天气,对企业提示安全生产风险。

2违法提示:在发现行政相对人存在轻微违法行为或苗头性问题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提示,告知其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督促其自行纠正。

(三)行政约谈

1主动约谈:对于群众投诉举报集中、社会关注度高或存在普遍性问题的行业、领域,主动约谈相关行政相对人,了解情况,宣传法律法规,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

2被动约谈:对已发生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在依法处理前进行约谈,听取其陈述申辩,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认识错误,及时整改。

(四)行政建议

根据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行政相对人的实际情况,向其提出改进管理、完善制度、规范行为等方面的行政建议,帮助其提升管理水平和守法能力。行政建议以书面形式送达,并跟踪落实情况。

包容审慎监管措施

(一)建立“三张清单”

1不予处罚清单:梳理制定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例如,个体工商户未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经提醒后立即改正的,不予处罚。

2从轻或减轻处罚清单:明确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具体情形和适用条件,对符合条件的违法行为,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如企业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3免予行政强制清单:确定免予行政强制的事项范围,对通过教育、指导等方式能够达到监管目的的,不实施行政强制。

(二)推行首违不罚

对行政相对人首次发生且危害后果轻微、能够及时改正的部分违法行为,给予当事人改正的机会,不予行政处罚,但要进行批评教育、行政提示,引导其自觉守法

(三)实行“观察期”管理

对于新设立、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和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前提下,给予一定期限的“观察期”。在“观察期”内,以行政指导、行政提示等柔性监管方式为主,帮助企业规范发展,原则上不进行行政处罚。

六、实施程序

(一)发现问题: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群众举报等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或问题线索。

(二)调查核实: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核实,收集相关证据,查明违法事实、情节和后果。

(三)判断适用: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对照“三张清单”和相关规定,判断是否适用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措施。

(四)实施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依法实施相应的柔性执法方式或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并做好记录和存档。

(五)跟踪复查:对采取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措施的行政相对人,定期进行跟踪复查,督促其落实整改要求,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七、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回龙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执法队队长任组长,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强化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执法业务和柔性执法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措施正确实施。

(三)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行为发生;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事项。

(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提高行政相对人的知晓度和认同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相关推荐